“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首发 讲述考古80余年硕果******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 (谢盼盼 张紫懿)时至今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浙江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和脉络展示上的贡献如何?“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1月11日,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新书首发式暨第二辑规划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的20位专家倾力打造,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进而长时段、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丛书包含《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越国考古》《浙江汉六朝考古》《吴越国考古》《南宋墓葬研究》《良渚古城与中华文明》《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稻作文明探源》《浙江史前陶器》《浙江史前美术》《浙江古代青瓷》11本,分为互补的两个系列:一是通史系列,从新石器时代贯通至南宋,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二是专史系列,涉及城邑、玉器、农业、陶器、美术和瓷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认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正是考古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为浙江大历史构建奠定了学术基石,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浙江支撑”,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了“浙江贡献”。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指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浙江考古80余年的最新考古成果。它的出版,将为我们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传承浙江创新精神、打造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表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系统总结了浙江考古近百年来的优秀成果,是浙江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对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浙江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系统梳理,丛书还充分展示了浙江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贡献和作用。(完)
机场“掌灯人”,辛苦了!****** 春运期间 全国各地机场航班大幅增加 一架架飞机平安起落的背后 离不开助航灯光机务员的帮助 这些机场“掌灯人”日复一日 在夜色中保障助航灯光 默默守护着旅客安全 每天穿梭于140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 保障1300多套灯具正常运行 夜幕降临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跑道的尽头 助航灯光机务员乔昱翛(xiāo) 正带着徒弟维修跑道的指示灯 一架架飞机从他们头顶滑过 这巨大的轰鸣声 已经与他相伴十多年 ![]() 在机场约99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和跑道上 共分布着1300多套灯具 乔昱翛和他的同事们 每天都要不停穿梭在这片 大小相当于140个标准足球场的区域内 保障每一只灯具正常运行 乔昱翛说,每一种助航灯光 都有其自己的作用 也跟民航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可能我们的一个细小差错 就会引起一个很大的灾难” ![]() 航班全部结束的深夜 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刻 凌晨1点,塔台通知关灯 意味着一天的航班全部结束 这时,才是乔昱翛和同事们 最繁忙的时刻 正值一月一次的大检修 全组15个人 都要进入跑道全面检修灯光 从跑道的尽头开始 1300多套灯 几乎要挨个检查一遍 包括检查螺丝是否牢固 以及擦拭灯光透镜等 “我如果没有拧紧到位 松动的螺丝凸出来 就可能剐伤飞行器的轮胎 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 乔昱翛解释 ![]() 到了凌晨4点多 跑道上的气温降到零下10℃左右 所有的灯光全部检查完毕 再过一小时 新一天的航班又将开始起降 乔昱翛说 “干了这么多年 看着每一架飞机平安起落 每一名旅客安全落地 都和我们的付出有一份联系 就感到特别自豪 虽然我们干的只是一个小活儿 但完成的却是很大的一个使命” 为机场“掌灯人”点赞!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制片人/王兴栋 主编/马玮璐 总台记者/韩逾昊 王钢 康晓宇 编辑/张宁 校对/高少卓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